在一次教学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一个50多人组成的高一班级中,读一点课外书的,仅有12%,不读课外书的,竟占65%;“偶尔到阅览室翻翻杂志或报纸”的占21%;“想读书但苦于没有时间”的,占70%;“想读书但不知读什么”的,占10%。
联想到近年来物欲横流的情形,以及学者们惊呼的人文精神失落的忧虑和重理轻文的不良倾向,中学生远离课外书籍的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现行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反思。
教育的根本是什么?从以往的经验和我们面临的21世纪来看,现代教育首先应该着眼于人。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素质教育,才能理解人的各种素质中,怎样做人,才是最基本的、最首要的素质。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对于每个人来说,同样的世界和同样的人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构成每个人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表现出来的举止态度,称之为“素质”。
可是,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却对这个本质问题置若罔闻。由于多年来陈旧观念的积淀,教师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转盘上惯性运转。久而久之,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逐渐丧失,育人的本质不断退化,最终,学生的意志、个性、情感以及创造力都遭到压抑和摧残。
鉴于上述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我们决定以课外阅读为突破口,来改革语文教学,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作一点尝试。
我们首先选择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作为课外阅读的精读本。这部著作立足于当代,又有十分强烈的人文精神,它把人生的思考和历史、文化的叙述融为一体,冷静地品评了中国历史上富有典型意义和人格力量的人物、事件,颂扬了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伟大祖国,其中许多独到的见解,使人耳目一新,非常适合历史和文化观念相当淡薄的高中学生。我们不但利用课外时间,还大胆地划出课堂教学时间,通过讲座、赏析、研讨、交流、撰写小论文或读后感等方法组织学生来阅读这部著名畅销书,激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经过一个学期的阅读,我们收到学生自发撰写的千字以上的读后感百余篇,在研讨会上发言的有数百人次,有的同学还自发组织起来循着书中提供的线索出外考察。从学生的文章、发言和考察来看,他们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有了明显的进步。
指导学生阅读《文化苦旅》的成功,使我们信心备增。接着,我们又向学生推荐了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赵丽宏的《岛人笔记》、傅敏编的《傅雷家书》、徐刚的《守望家园》乃至美国作家布尔斯廷的《发现者》、《创造者》等。读过这些著作的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它们“在我面前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促使我思考人生”。有一个读了《傅雷家书》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这是一本多好的书啊!它竟有那样丰富的内容、美术、音乐、文学,甚至还有教你去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高论……它使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
事实证明,这些名著使学生的人生观以及精神世界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积极向上的变化。更可贵的是,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陈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改革,我们一定要确立把教育人、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神放在第一位的观念,这种教育和培养,在学生的青少年时代结束以后的任何阶段都难以补偿。诚如钱理群教授指出的,这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因为“人打开书就是与遥远时空的人进行精神交流。书本教育的很多好处就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哪怕现实世界是一片污浊,你都可能通过书本拥有更加浩瀚的时空中的一片光明。高尔基能成为一位伟人,书本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通过读书而进行的交流是很平等的,因为这不是由教育体制背后的强权灌输给我们的”。